丁碧岩,又名丁士成,淮阳县人。1914年11月生,高中毕业。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受豫东特委派遣,到沈丘从事党的地下活动,任槐店区委书记,不久,任中共沈丘县委委员。
丁碧岩到槐店时,太康、淮阳、鹿邑等县沦陷,沈丘处于一时偏安。他抓紧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发展苏堃、王东来、黄炳田、李景舜、叶本瑞、李端、李天伦等30多名青年入党,建立四个党小组和一个党支部。这些同志在碧岩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救亡工作。国民党反动派对此恨之入骨,竭力破坏抗日工作,解散抗日团体,禁止抗日活动,抗日环境不断恶化。但丁碧岩无所畏惧,积极巧妙地开展斗争。1939年7月7日,国民党沈丘县长张国修窜到槐店,邀集当地官僚绅士豆雅斋、马化堂、王绍九等20余人,又邀请赵卓如、庞正斋、丁碧岩等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参加抗战两周年纪念会。张国修、豆雅斋等在会上借机指桑骂槐,诬蔑共产党抗而不战,游而不击,专争地盘,制造摩擦。丁碧岩当场十分策略地予以反驳,弄得张、豆、马等20多名官僚绅士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1939年底,竹沟事件发生。西华武装东撤,与彭雪枫部合并,沈丘形势更加紧张。张国修不时搜查共产党地下党员,个别同志因而有些动摇。为预防不测,县委决定分散活动。丁碧岩被分配到东王老家隐蔽,继续领导槐店工作。1940年,在全县发展的140多名党员中,其中槐店占一半以上。丁碧岩为沈丘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0年4月,丁碧岩被形势所迫转移到新四军六支队抗日军政大学政治大队任总支副书记兼六中队支部书记、指导员。8月,任豫皖苏区财委会采购科长。 1942年任新四军五师鲁东行政办事处副处长和豫南行政部联络科长。1943年6月,任中共河南光山县委书记,9月,调任中共内蒙古牙克石市委书记。1949年6月,任中共江西省抚州市委书记、东乡县委书记。1953年3月,负责筹建江西纺织厂。1954年,任江西省南昌市委常委兼基本建设交通部部长。
1964年,任南昌市副市长。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1979年恢复工作后任南昌市政治部负责人。1980年任南昌市计委主任、市人大筹备小组负责人。总之,在从沈丘转移后的几十年中,丁碧岩同志在各项工作中成绩突出、贡献颇大,在干群中享有很高威望。1983年12月地级批准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