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史方志网官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主页 > 魅力周口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正文

国家级——淮阳泥泥狗

〖发布时间:2024-01-24〗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来源:周口党史方志网〗 〖打印本页〗

泥泥狗

  泥泥狗是流传在淮阳县的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泥泥狗捏制又“土”又“老”,取材于古老遥远的神话传说,不是写实的追求形式,而是囊括形形色色的怪禽异兽,使人感到好像看到原始社会林立的图腾。泥泥狗的制作方式古老,工具简单,用泥捏制,泥泥狗的画法说明祖先对生殖的崇拜,其造型古朴,泥胎,黑底色,造型奇特,色彩热烈奔放,艳而不俗,是远古生灵群像高度概括变形的拜祭物。

  6500多年前,太昊伏羲从甘肃天水东迁,定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伏羲在这里驯养牲畜,狗是最早被驯服的,为人守户、报警,保护畜群,所以在远古出现以狗为图腾的民族。伏羲死后,人们用狗为人祖伏羲守陵。后随着各种神话传说的广泛传播,人们开始捏造泥泥狗,作为祭祀伏羲的“神物”,当地人又称泥泥狗为“灵狗”或“陵狗”。

  人祖庙会兴起之后,民间传起泥泥狗帮人犁地、耙地的神话。传说有一年淮阳大旱,人们愁眉苦脸,无心朝香祭祖,太昊陵变得冷冷清清。忽然一天夜里,狂风大作,阴云密布,一袋烟工夫便下起瓢泼大雨。人们被雷雨惊醒,从门缝和窗户向外看,满地黑乎乎一片,全是泥泥狗。只见它们在地里来回走动,不知道在干啥。第二天天一亮,人们跑到地里一看,地全都被犁过了,而且墒气十足。大家欢呼跳跃,纷纷到太昊陵敬香叩拜。从此,人祖庙香火旺盛起来。随着香火的旺盛,周围村庄的百姓家家户户都开始捏制泥泥狗。泥泥狗也被赋予“能治病”的功能。香客们把泥泥狗带回自己的家里,除送给子孙和亲友辟邪免灾外,还要把一些泥泥狗扔到井里,说喝了井里的水,可以“清心明目,医治百病”。行路客商只要从泥泥狗身上抠下一点点泥土泡茶喝,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可以治水土不服或“思乡病”。

  泥泥狗艺术是原始图腾文化的延续,是流传至今最古老、最完整的泥玩具,被许多专家、学者称为真图腾、活化石、现代的古文物,对研究人类史前文化,崇拜图腾的婚姻状况、风俗习惯,对研究历史、社会、民俗、美术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珍贵的文物价值,是淮阳地方的特有艺术品类,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产物。

  泥泥狗作为活文物得到历史学家的高度赞誉,作为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得到国际和国内专家的高度评价。1987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委员会在淮阳举办民间玩具研讨会,对泥泥狗进行专题讨论,认为对泥泥狗造型、色彩及其渊源的开掘探究,是撷取民族文化遗产、树立中华民族独树一帜艺术光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泥泥狗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4年晋升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5年3月,淮阳县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泥彩塑(泥泥狗)之乡。


——摘自《周口市志》(2006-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