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史方志网官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主页 > 道德名城 > 老子文化 > 正文

老子其人

〖发布时间:2024-01-25〗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来源:周口党史方志网〗 〖打印本页〗

老子

老子(约前571~前471),姓李名耳,字伯阳,谥为聃,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鹿邑县太清宫镇)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谦恭忍让,与人无争,沉默寡言,致虚守静。人处其先,他甘居其后;人争其荣,他甘守其辱。常牧牛于郊外,读书于牛背,嬉戏在曲涡间。涡河水性至柔,却无坚不摧,水的这种“不争”“处下”的崇高品德,影响了少年李耳。故其常以纯朴无邪、少私寡欲自勉,以“尚柔、尚俭、不敢为天下先”为处世法宝,而饮誉乡里。青年时期的李耳师从常枞,求学问道,刻苦自励,手不释卷,并逐渐培养了外柔内刚的性格。

约周灵王二十一年(前551),李耳随父到东都洛阳,任守藏室史官,掌管周朝的典籍,兼记朝议。周代,人们不论是在朝堂议事还是做客赴宴,皆席地而跪。当时李耳在朝堂跪地作记,周王怜其苦,就命李耳倚柱而书,故人们又称李耳为“柱下史”。

李耳在任守藏史期间,博览群籍,学识大进。特别是对天体之本、万物之源、社会哲理有独到的唯物见解,他前无古人地站在当时十分兴盛的神学的对立面,提出“道法自然”观念,以此打击神学中提倡的“天道有知”的唯心观。他意识到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且在不停地运动着。世界的总根源、无所不包的“道”始终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他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提出“反者道之动”的观点,认为一切事物总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他认为量的积累可引起质的变化,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他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质的提高,提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这些独到的见解使周王朝上下对其大为叹服。他的天道观,尚慈、尚俭,不敢为天下先的人生观,以及他无为从政、以奇用兵、以静养生、效水立德等独特的哲学思想,受到朝野瞩目。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对他十分钦佩,曾数次赴苦县(今鹿邑县)向老子问礼,时间跨度达34年。

春秋末年,诸侯争霸,掌权的公卿大夫结党营私,明争暗斗。老子身为史官,记录王室各种活动时得罪了甘简公,于周景王十三年(前532)受到甘的政治迫害,被免官,流放到鲁国。周景王十五年(前530)被召回复任原职。后周王室发生内乱,辞官归隐,回到故土苦县厉乡设坛讲学。因其知识渊博,德高望重,求学问道者络绎不绝,其精深博大的见解得以弘扬和传播。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陈国为楚国所灭,李耳遭亡国之痛,遂骑青牛、负竹简,离家西去。经过函谷关(今灵宝市西)时,关令尹喜因久闻其奇才卓识,请其著书讲道。李耳遂下笔写出5000余言,后被称为《老子》或《道德经》。该书较为系统地揭示了事物发展、转化的唯物辩证规律,为后来的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并成为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经典,李耳被奉为道教始祖,后继者被称为“黄老学派”或“道家学派”,成为封建社会唯一能和儒家齐驱的学派。

相传老子从函谷关西去,在秦国四处讲学,所到之处无不受到欢迎、挽留。周元王五年(前471),老子病逝于秦国的扶风(今陕西省秦岭以北地区),葬于槐里(今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25公里楼观台西大陵山北麓山坡)。秦汉之际,老子被日渐神化,被尊为太上老君、太清道德天尊。唐代以国姓与老子同,特奉为玄元始祖;高宗追封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追封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皇帝。宋真宗为避宋室圣祖赵玄朗讳,改称老子“真元皇帝”,诏加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封号在道教中沿用至今。唐玄宗时以二月十五日为老子诞辰,宋徽宗以混元皇帝二月十五日生辰为贞元节(或称“真元节”)。此日至今为道教重大节日。


——摘自《周口市志》(2006-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