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史方志网官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主页 > 道德名城 > 老子文化 > 正文

老子其著——《道德经》(版本)

〖发布时间:2024-01-25〗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来源:周口党史方志网〗 〖打印本页〗

《道德经》一书,流传已久,传本众多,原式已不可知,篇章字数也多有不同。传世本与秦汉时期“四古本”《老子》(即马王堆帛书本、郭店楚简本以及北京大学藏西汉竹简本)在篇章、字数、传本系统上有相合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一)汉河上丈人《老子道德经章句》

河上公本5722字,其本在王弼本之先而同为最流传的古本。今传有唐写本、宋刊本、明刊本、道藏本,通称河上本。河上公在论及《道德经》章数时认为:“上经法天,天数奇,故上经有三十七;下经法地,地数偶,故下经四十有四。凡八十一首。”今行世诸本皆为此章数。

(二)汉王弼《道德经》注本

王弼本5610字,与河上公本同为最流传的古本。从三国至北宋流行传抄,宋以后出现刻本。

(三)傅奕《道德经古本篇》

傅氏本在王弼注本的基础上参校了项羽妾冢所得古本。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著录《老子》注本4种,即《老子邻氏经传》4篇、《老子傅氏经说》37篇、《老子徐氏经说》6篇、刘向《说老子》4篇。上述4种《老子》注本已亡佚,对其所据《老子》底本篇章不得知。

(四)敦煌本《老子》写卷

又称敦煌五千文本《老子》经文,《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前后分别抄有《老子道德经序袂》及《十戒经》。

(五)马王堆帛书本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年代不迟于公元前168年,整理者据字体将其分为甲、乙两种。帛甲本《老子》字体接近秦篆,抄写年代可能在汉高祖时期,无篇名;帛乙本《老子》以隶体文字书写,抄写年代可能在汉文帝时期。帛书本《老子》表明,至迟在汉初已存在以“德”“道”分篇的《老子》传本。

(六)郭店楚简本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年代不晚于战国中期的郭店简本《老子》,是迄今所见时间最早的《老子》传本。整理者依据竹简形制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组。简本《老子》的绝大部分文字与今本《老子》大体相同或相近,但皆无明显的《道经》《德经》或上篇、下篇的区分,更无篇名。

(七)北大汉简本

由北京大学接受捐赠从海外抢救回归,是继马王堆帛书本、郭店竹简本之后面世的第三个《老子》古本。现存竹简221枚、5300余字,其残缺部分仅60余字,是保存最为完整的简帛《老子》古本。简上有《老子上经》《老子下经》篇题,这是《老子》书名在简帛中的首次发现,印证了《老子》称“经”的文献记载。北大汉简本《老子》保留了完整的篇章结构,共分77章,与81章传世本《老子》不同,为探讨古本《老子》分章问题提供了宝贵资料。


——摘自《周口市志》(2006-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