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周口党史方志网官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主页 > 魅力周口 > 历史人物 > 正文

谢安

〖发布时间:2024-01-24〗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来源:周口党史方志网〗 〖打印本页〗

  

谢安

谢安(320~385)字安石,祖籍阳夏(今太康县)。谢氏家族原为北方大族,永嘉之乱中谢安祖父谢衡移居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县境),其父谢裒,为衡次子,历任侍中、吏部尚书、吴国内史。裒有六子,谢安居三。因安名气最大,出任前曾隐居东山,故江南阳夏谢氏自号“东山族谢氏”。

谢安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才思敏捷,好诗文,善行书。常与王羲之、许询、僧人支遁等交游,或游山玩水,或谈文论诗。他性格沉稳,一次与名士孙绰等扬帆出海,忽然风起浪涌,众人皆惊,谢安却谈笑自若,见大风转急,才示意船工返回。大家都很佩服谢安的沉着镇静。谢安虽有名气,但不愿出仕为官,朝廷屡召不就。直到40多岁,才出任大将军温军府参军,深受赏识。后任吴兴太守,不久,入朝任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渐成重臣。

咸安二年(372年),简文帝病重,桓温领兵在外,上书推荐谢安领受皇帝遗诏。简文帝司马昱,原为会稽王,为桓温所立。他在给桓温的遗诏中说:“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为防止桓温篡位,谢安和王坦之删改遗诏,拥立司马曜即位,为孝武帝。

桓温得悉简文帝驾崩,立即率军入京,名为参加殡葬大典,实为夺取帝位。军队驻于新亭,温召谢安、王坦之进见,意欲宴席间除掉他们。王坦之十分恐慌,找谢安求计。谢安毫不犹豫地说:“晋朝存亡,在此一行。”遂前往。见到桓温,王坦之吓得冷汗沾衣,手板都拿颠倒了。谢安则从容就坐后,对桓温说:“我听说诸侯有道,替天子防守四方,明公在壁后安置众多武士,意欲何为?”桓温自觉理屈,无以答对,又见谢安神态安祥,疑其早有准备,终于未敢动手。宁康元年(373年)桓温病重,上书要求加“九锡”,并令人拟定诏命草稿,交谢安修改。谢安采取拖延办法,改来改去,直到桓温死去,也未改就。

桓温死后,谢安任宰相。他一心一意辅佐朝廷,推行宽厚的政治措施,团结群臣,外御强敌,内富国力,保证了东晋王朝的安定和发展,从而使得人们更加敬仰,其威信越来越高。谢安权势地位虽然高了,但常思退隐东山。曾同王羲之登城远眺,悠然遐思,颇有脱离尘俗之志。王羲之规劝说:“现在国家多难,我辈正应效力,若清谈诗文,荒废政事,恐非所宜。”谢安却说:“秦用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谈所致。”王默然无言以对。

当时,前秦苻坚统一了北方,从建元十五年(379年)开始进攻东晋,一度占领襄阳、彭城。根据当时的形势,谢安一面推荐桓温之子桓冲为荆州刺史,一面命侄子谢玄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召募兵士,组建由刘牢之率领的“北府兵”。太元八年(383年),苻坚大举伐晋,曾夸口:“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可断流。”苻坚自长安出发,率步卒60万,骑兵27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直达淝水,企图一举灭晋。

东晋王朝以丞相谢安为征讨大都督,总领军政大事。在强敌压境,朝野震恐的情况下,谢安令谢石、谢玄、谢琰等,率军8万北上御敌。谢玄前来请示作战方略,谢安只回答:“已另有指示。”谢玄不敢再问,而内心十分焦急,又派杨玄来请示。谢安置之不理,反倒安排车马,带亲友去郊外游玩,并以别墅为赌注,与谢玄下棋。本来谢玄棋艺高于谢安。谢玄因军情紧急,心烦意乱,接连失利。谢安回头对外甥羊昙开玩笑说:“别墅归你吧,看来我是赢定了。”下完棋,又去游山玩水,直到深夜才回府。经过一天游玩,大家情绪平静下来,谢安才对战事作出周密部署,“指授将帅,各当其位”。

同年10月,前秦军先锋苻融攻陷寿阳(今安徽寿县),苻坚留大军于项城,率轻骑8000兼程赶至前线。战斗开始,谢玄率军主动出击,苻坚全线溃败,晋军大获全胜。当捷报传来,谢安正与客人下棋。他接过文书看看,放在床上,仍继续对奕,喜不形于色。直到客人发问,谢安才说:“小儿辈已破贼。”下完棋,谢安起身回内宅,由于心里太高兴,过门坎时,木屐齿断而未觉察。其善于控制感情,为常人所不及。

淝水之战以后,谢安想乘胜恢复中原,统一中国,令谢玄挥师北进。384年收复徐、兖、青、司、豫、梁六州。次年刘牢之进军至黄河以北的邺城(今河北临漳)。取得东晋历次北伐的最大战果。谢安为东晋立了大功,但功大震主,引起皇室疑虑。谢安为避免矛盾,离开建康去广陵,驻于步丘,准备再回故乡东山隐居,而雅志未酬,身染重病,不久便与世长辞,终年66岁。孝武帝追赠为太傅,谥号文靖,加封庐陵郡公。


——摘自《周口地区志》